近年來,經濟部商業司為推動「傳統商圈現代化」及「形象商圈」不遺余力,已陸陸續續輔導過好幾個案子,如臺北縣的角板山、淡水等較具潛力的傳統商圈,這些商圈內有許多老店,店內的商品擺設都很凌亂,政府就會輔導商家,該如何擺設商品?要擺在哪些顯眼位置?甚至還規劃同一商圈中,每家店的招牌都用統一格式,讓消費者逛街時,視覺感到舒服而想入內參觀。
若以色系來說,一般餐飲業會使用暖色系,看起來較有食欲或飽足感;家電業則用冷色系,看起來較為穩重,凸顯專業感。所以創業者應選擇適合店內商品的顏色來搭配,才能吸引客人上門光顧的意愿。
2感–聽覺:依店家屬性播放適宜音樂
實際上,音樂的節奏會影響到顧客在店內消費的整個情緒,如果用餐時,餐廳播放節奏太快的音樂,顧客心情就會不自覺變得煩躁而想快點結束用餐,這是不恰當作法,節拍較慢、輕柔的音樂,才會讓客人覺得放松想久待。
有些服飾店也同樣喜歡播放節奏快且流行性十足的電音舞曲,但往往有些客人會覺得店內煩躁而想快速逃離這家店,因為現代人已開始有「樂活」觀念,想將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步調放慢,所以店家也應跟上潮流,才能符合客人的真正所需。
3感–觸覺:商品和環境質感同等重要
觸覺跟商品有很大關連性,如手摸到商品的質感,但不要輕忽顧客入店的腳底觸覺,倘若店內地板是木質地板,走起來就會覺得舒服,原木色較接近大自然系,看起來純樸,也具環保概念,視覺上也會較舒服,如書店常用木地板來做裝潢,讓客人有「家」的感覺,能輕松自在隨意拿本書就席地而坐。有些面包店、女性飾品店、PUB或面店,因為走國外或古早年代風格,也較常以木地板作為裝潢之用。
至于觸感十分舒服的地毯,則要考慮是否合適,像歐美的店家就較常采用,臺灣則因氣候潮濕、空氣不好,所以在維護上會有問題;再加上國人常有過敏問題,因此不太適合國內商家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