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涂料網訊:
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主講的《明清家具的種類與特征》,為紅木愛好者剖析古典家具收藏易出現的三大誤區。胡德生在講解中指出,“家具只有年份,沒有真假”、“收藏行業的潛規則眾多,專家話里話外留三分”、“收藏品并非年代越久遠越值錢,老藝術品也有糟粕”。
明清家具
在了解明清家具收藏之前,要弄清的是何為明清家具?它的特點是什么?對此,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首先明確了明清家具的定義,指出清代家具并非從清代一開始就已經形成。
胡德生指出,古典家具一般分為床榻、桌案、椅凳、箱柜、屏風擺飾與綜合六大類。而清代初期的古典家具仍舊延續著明代家具樸素典雅的風格,康熙中期以后,經歷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一百余年統治。
直至雍正、乾隆時期,工匠在家具上造型、雕飾竭力顯示皇家威儀,講究用料厚重,尺度宏大,雕飾繁復。從而一改明朝簡潔雅致的韻味,形成了清代家具的獨特風格。
關于收藏的誤區
誤區 家具有 “ 真假 ” 之分
對于家具收藏愛好者“真”與“假”恐怕是最常見的關鍵詞。什么是真?什么是假?對此胡德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家具本身沒有“真假”,因此不能把家具稱作“假家具”。而對于古典家具,鑒定專家們通常以“新”或“老”來給出答案。老的顧名思義,一般年代比較久遠,而新的多數是產生于現代的一些仿古作品。鑒定家具一定要請專家給出具體的制造時期,避免被“真假”一說混淆視聽。
誤區 專家的話都可信
既然要鑒定,就一定少不了專家。請什么樣的專家,胡德生給出了建議。
第一,要精研一個領域。目前鑒定界專家眾多,但往往很多專家涉獵多個領域,多而不專。擅長鑒定書畫的專家未必懂得家具鑒定,所以收藏者在請專家鑒定時要根據他擅長的領域選擇;第二,資歷要深。專家也有“半路出家的”,從事研究鑒定工作的時間長短和資歷很關鍵。收藏者在請專家前一定要了解專家的資歷,避免因為錯誤的鑒定使自身蒙受損失。
專家說的話要“細細聽”。眾所周知,多數被收藏的古典家具價格不菲,倘若真被專家直言是“贗品”或是名不副實,收藏者心理能否承受得了,是專家們擔心的問題。
專家們說話往往秉承著“話里話外留三分”的原則。如果是熟人,專家會悄悄問 “買了嗎?”你說沒買,他會說“沒買就放放吧!”意在指明,該物品購買須謹慎。如果說買了,專家馬上說“買了?買了就擺著吧,不錯,挺好看的。”
胡德生指出,收藏行業的潛規則眾多,收藏者除了“眼觀六路耳聽八方”外,切記要對專家的話仔細斟酌。
誤區 收藏品越老越值錢
年代越久遠越值錢?對此,胡德生給出了堅定的答案。“絕對不是!”
藝術品收藏重視工藝,原材料,這些都是構成藏品價值的因素。歷代都有精品,有糟粕,舊的未必就好,只有好的藝術品才值得收藏,升值空間也較大。
“與其去拍一個舊的糟粕,倒不如買一個現代的精品,多年后精品的藝術價值仍在,而糟粕無論多久遠都不具備升值的空間。”胡德生告訴記者。